69中文网

69中文网>丛晓伟博客 > 村子里的老井(第1页)

村子里的老井(第1页)

磨光一个井沿的石头需要多少人多少次地在这口井里打走多少水?

把井沿的石头磨出槽、磨凹下去需要多少代人?

我的老家就有这么一口井,整条街、甚至是半个村子的人都在这一口井里打水吃,不知吃了多少代。

从我记事起,我们家就吃这口井里的水。

村子西边的人吃村子西南的一口年代不算久远的井里的水。我家住在后街东西居中的位置,去两口井的距离差不多,但我家一直吃东井里的水。吃哪一口井里的水既是一种品味,也是一种习惯。

“吃水不忘挖井人”井是一个让人感恩和怀旧的字,也是一个能让人产生家乡感的字,温暖得能生出亲的感觉、家的感觉。在过去乡村的清晨和傍晚,井台就是一幅乡村风俗画,人们像走马灯似地往返于各家与井台之间,去时水桶在担杖钩上吱扭吱扭叫,来时洒下一路水花花。

夏日的井台也是最吸引孩子们的地方之一,他们躲开大人偷偷趴在井沿上看井底的天和自己的影子,用一根细麻绳拴个小瓶瓶送到井里打水喝。那种甜润、凉爽能化为一生的记忆。直到我离开家乡以后的许多年,有时回乡仍能看见这幅情景,看见那些比我小许多的孩子重复着我在他们那个年龄所干过的事。我觉得他们的童年和我一样幸福,充满了情趣。

不知从什么时候起,村里人兴起了一股打井热,大家都在自家院里打压水井。这样能省去每日去挑水的脚力和时间,比半个村子的人都去挑一口井里的水方便、省事多了。慢慢地,半个村子里的人不再吃一口井里的水了,而是各家吃各家井里的水。吃水是近了、方便了,但人与人的距离却远了。以前那种各自挑着水桶见面问声早的情景没了,在井台边相互品尝一下对方的旱烟,再唠上几句家常的习惯也不见了。就像从前在一口锅里吃饭的一家人分了家一样,各自过各自的日子去了。大家无法再像从前那样天天见面了,相互的关心自然也就少了。

不再吃一口井里的水,各家人的性情也变了,村子里没了过去那种和和美美的气氛,各家变得独立、孤僻、自私和刁钻。

原先全村的人吃两口井里的水,所以整个村子里的人分东西两大派。遇到村东的人和村西的两家人吵架,村东的向着村东的,村西的向着村西的。亲不亲,井上分。像吃一锅饭的一家人一样,吃一口井里的水的人也是一大家子人。

自从各吃各家院子里打的压水井里的水以后,村子的格局大变了,由原来的东西两派变成了各家一派,从此以后两家打架也不再有人去劝解和帮腔,是谁家的事儿谁家自己解决。人心已经散了,已不再像从前那么齐了。不同的井水养出了不同的人。这是一个漫长的、不易被村人觉察的变化。

井依然在那里,但井沿的石头不再发亮,井底的水也不再清澈。虽没到人稀井枯的地步,但已成了一井死水。

这井里的水在当年是取之不尽的,多少家的多少水桶下去,打上水来挑走,但井水就是不见少,仿佛永远就那么多。现在没人打水了,它还是那么多,只是里边漂满了烂草和树叶,没人再清理了,年岁多了井便死了。

听说前年大旱,人们想起了这口井去打水时,它已经枯了。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
相邻推荐:楚香印文集  大道逍遥行  查干忽文集  重生之拥抱幸福  苟到结局徐婉宁顾俊  大荒妖魔传  重生后我成了老板的小心肝  穿越之大唐酒家  憧憬着未来文集  与大师兄一起修仙的日子  校长回家修马桶  chiw文集  剑仙的日常生活  此生陌路文集  穿成恶毒大女配根正苗红不做恋爱脑徐婉宁顾俊  包子蒋善进化史  相亲游戏  穿书七零我有一栋百货大楼徐婉宁顾俊  程学军文集  才凤山文集  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